近日有總計7家在美上市光伏企業(yè)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除了晶科能源之外,包括尚德電力、晶澳太陽能、天合光能、韓華新能源、中電光伏及阿特斯等公司全線報虧,其中尚德電力更是以1.16億美元的數(shù)字成為虧損企業(yè)之首。
這其中,各家公司虧損的原因各有不同。
首先是匯兌損失。尚德電力三季度財報披露,其匯兌損失高達5630萬美元,相比2011年第二季度1170萬美元和2010年三季度盈利4200萬美元有很大的差異。 同樣,阿特斯太陽能在匯兌上也有2400萬美元的折損,這比第二季度的150萬美元匯兌損失有所增加。
相比之下,天合光能在匯兌方面則沒有這么大的問題。公司第三季度有40萬美元的匯兌收益,而上個季度則虧損了1080萬美元。韓華新能源同樣在第三季度贏得了 40萬人民幣的匯兌收益,要比上個季度的3820萬美元匯兌損失,好轉(zhuǎn)了不少。事實上,匯兌損失是可以避免的,有光伏公司就在第三季度采取了遠期合約來對沖外匯風(fēng)險。
其次是合同糾紛帶來的麻煩。尚德電力稱,由于德國法院在11月16日裁決該公司的下屬企業(yè)尚德日本公司違反了與QCELLS公司的電池供應(yīng)合同,因此尚德電力在三季度要多支出1750萬美元解決該糾紛。盡管相比今年第二季度,尚德電力在第三季度不必再承擔因為和MEMC這家企業(yè)解約而出現(xiàn)的1.2億美元的“分手費”,但是該企業(yè)還預(yù)計公司會在下半年支出大約1000萬美元的所謂“遣散費”。雖然其并沒有具體透露這筆遣散費的用途,但不少分析人士指出,費用可能是尚德電力解決一些法律糾紛和合同紛爭的支出。
此外,存貨問題對于大部分公司來說也是影響企業(yè)盈利能力的原因之一。由于光伏電池價格下滑及銷路不像原先想象的那么順暢,各企業(yè)的存貨陡然上升。韓華新能源第三季度的存貨高達4.95億元,相比以往提升幅度明顯。尚德電力存貨為6.96億美元,而今年二季度末該數(shù)字則為5.71億美元。一位基金公司新能源分析師告訴本報,存貨主要會影響企業(yè)的毛利率。“如果原先的存貨成本高,而如今的產(chǎn)品售價很低而且企業(yè)還有比較多的存貨,那么就會影響公司的毛利率了。”
這其中,各家公司虧損的原因各有不同。
首先是匯兌損失。尚德電力三季度財報披露,其匯兌損失高達5630萬美元,相比2011年第二季度1170萬美元和2010年三季度盈利4200萬美元有很大的差異。 同樣,阿特斯太陽能在匯兌上也有2400萬美元的折損,這比第二季度的150萬美元匯兌損失有所增加。
相比之下,天合光能在匯兌方面則沒有這么大的問題。公司第三季度有40萬美元的匯兌收益,而上個季度則虧損了1080萬美元。韓華新能源同樣在第三季度贏得了 40萬人民幣的匯兌收益,要比上個季度的3820萬美元匯兌損失,好轉(zhuǎn)了不少。事實上,匯兌損失是可以避免的,有光伏公司就在第三季度采取了遠期合約來對沖外匯風(fēng)險。
其次是合同糾紛帶來的麻煩。尚德電力稱,由于德國法院在11月16日裁決該公司的下屬企業(yè)尚德日本公司違反了與QCELLS公司的電池供應(yīng)合同,因此尚德電力在三季度要多支出1750萬美元解決該糾紛。盡管相比今年第二季度,尚德電力在第三季度不必再承擔因為和MEMC這家企業(yè)解約而出現(xiàn)的1.2億美元的“分手費”,但是該企業(yè)還預(yù)計公司會在下半年支出大約1000萬美元的所謂“遣散費”。雖然其并沒有具體透露這筆遣散費的用途,但不少分析人士指出,費用可能是尚德電力解決一些法律糾紛和合同紛爭的支出。
此外,存貨問題對于大部分公司來說也是影響企業(yè)盈利能力的原因之一。由于光伏電池價格下滑及銷路不像原先想象的那么順暢,各企業(yè)的存貨陡然上升。韓華新能源第三季度的存貨高達4.95億元,相比以往提升幅度明顯。尚德電力存貨為6.96億美元,而今年二季度末該數(shù)字則為5.71億美元。一位基金公司新能源分析師告訴本報,存貨主要會影響企業(yè)的毛利率。“如果原先的存貨成本高,而如今的產(chǎn)品售價很低而且企業(yè)還有比較多的存貨,那么就會影響公司的毛利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