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5時28分至6月19日6時36分,內蒙古電網額濟納旗全縣域特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為額濟納旗11.46萬平方公里的3萬多各族人民獨立供電49小時,標志著內蒙古電網全縣域特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長周期離網運行試驗圓滿成功。
??據悉,本次試驗以整套構網型儲能設備及一體化控制系統為支撐,構網型儲能設備作為主調頻調壓電源,參與調峰,以新能源場站為主供電源,在無常規(guī)火電機組支撐、穩(wěn)定電源不能滿足全額負荷用電需求等條件下,實現額濟納旗全縣域特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并/離網無縫切換和連續(xù)安全穩(wěn)定運行,是內蒙古電力集團一項重要科研項目,更是內蒙古電力集團對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探索和嘗試,為后續(xù)“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提供了借鑒。
??同時,試驗系統供電范圍橫貫額濟納旗東西約490公里、縱穿南北約324公里、覆蓋11.46萬平方公里地域,輸電線路總長950公里;由5個電源、17座變電站、28臺主變、25條主網輸電線路以及77條供電線路組成,總裝機容量142.2兆瓦,歷史最大負荷規(guī)模75兆瓦;作為全縣域新型電力系統,包含一、二、三全負荷品類以及風、光、儲全新能源種類,共有1座內含25兆瓦/25兆瓦時儲能設備的構網型儲能站、4臺1.8兆瓦柴油發(fā)電機、1座容量為30兆瓦風電場、3座容量為80兆瓦光伏電站;此外,試驗系統新能源占比高達到94.94%,負荷變化范圍從2.4兆瓦變化到38.2兆瓦,運行經歷6種特別復雜場景,數據交互難度特別高,傳輸鏈路約2600公里,系統控制柔性要求特別強,并網離網轉換難度大,試驗系統呈現出“廣、大、全、特”等顯著特點。特別是試驗過程中,電力系統經歷高風速風電停機脫網、柴油機組長期退出運行、接地故障擾動、高比例大負荷波動沖擊、儲能單支撐超低載、能量管理系統短時掉電、電壓問題無法同期并列等突發(fā)情況,最終實現了全離網運行、全時段供電的目標。
??此次試驗由阿拉善供電公司牽頭,內蒙古電力調控公司、內蒙古電力科學研究院、內蒙古電力綜合能源公司、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及各新能源企業(yè)配合,在5月26日成功開展國內首例全縣域純新能源黑啟動試驗之后,編制調度執(zhí)行、分時分類分級供電、仿真計算共16個工作方案,完成12項前期試驗,為本次試驗順利完成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和技術準備。通過試驗,內蒙古電力集團構建起了額濟納旗全縣域特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在電網單回主電源停電期間,實現北疆“風光”點亮北疆燈火,進一步提升了地區(qū)供電能力,為額濟納旗3萬多老百姓生產生活提供了堅實的電力保障,開啟額濟納旗全域綠色電源離網、不停供的全新篇章。
??通過本次試驗,構網型儲能系統支撐廣域大電網安全穩(wěn)定運行的基礎理論、技術裝備、控制策略和數據傳輸方案等得到全面系統檢驗。成功驗證了以1.2億元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工程替代10億元輸變電工程投資的可行性,并有效縮短2年建設期。本次試驗中,新能源供電量約66萬千瓦時,創(chuàng)造社會經濟效益約29萬元,減少碳排放1.8噸。本次試驗也成為內蒙古電力集團實施“1469”中長期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舉措,為全面優(yōu)化電網網架結構實踐了全新方案,為構建內蒙古新型能源體系提供了有效借鑒,將為自治區(qū)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建設“模范自治區(qū)”兩件大事作出積極貢獻。